海拔 20 公里以上的空域向来被称为无人机「死亡地带」,因各种自然限制而令无人机失控坠毁,美国曾尝试突破但无果。中国有研究机构着手进行无人机高海拔飞行测试,成功抵达 25 公里高空,并以小型机体为优势,轻松躲过防空系统,预料将成为收集军事情报的一大助力。
体积小效能佳
中国科学院开发的迷你间谍无人机重量不足 450 克,比一个鞋盒还小,机翼和机身融合,平坦而无机尾,以在稀薄空气中产生足够升力。配置的传感器包括地形测绘装置及电磁信号探测器,用于定位军事设备及活动,同时把收集所得之数据传送回地面基地。
中国无人机在内蒙测试中,成功借由热气球运送,利用电磁波抵达 25 公里高空。
是次试验于内蒙古自治区进行,无人机不但成功以时速 100 公里飞行于海拔 25 公里的「死亡地带」,更因其微小体积避开雷达系统侦测,造价仅需数百元人民币,末来可能大规模投入至实战中。
超美技术成就
离地面 20 至 100 公里空域以自然条件恶劣见称,在空气稀薄、升力不足、极低温度的限制下,容易造成无人机电子设备失灵及故障,不易飞行。目前服役于美国空军的「RQ-4 全球鹰侦察机」最高飞行高度仅为海拔 19 公里,是少数支援在高空环境下活动的无人机,中国是次开发的机型可谓在技术层面上超越美国。
RQ-4 全球鹰侦察机曾是飞行高度最高的无人机。